买道传感网

分类

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?如何接线?-买道传感网官网

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?如何接线?

提问者:韭菜炒蛋

时间:Wed Dec 04 14:57:14 CST 2019

编码器

Wed Dec 04 14:57:17 CST 2019

道君

旋转编码器是集光机电技术于一体的速度位移传感器。旋转编码器是用来测量转速并配合PWM技术可以实现快速调速的装置,光电式旋转编码器通过光电转换,可将输出轴的角位移、角速度等机械量转换成相应的电脉冲以数字量输出(REP)。

当旋转编码器轴带动光栅盘旋转时,经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被光栅盘狭缝切割成断续光线,并被接收元件接收产生初始信号。该信号经后继电路处理后,输出脉冲或代码信号。其特点是体积小,重量轻,品种多,功能全,频响高,分辨能力高,力矩小,耗能低,性能稳定,可靠使用寿命长等特点。

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

由一个中心有轴的光电码盘,其上有环形通、暗的刻线,有光电发射和接收器件读取,获得四组正弦波信号组合成ABCD,每个正弦波相差90度相位差(相对于一个周波为360度),将CD信号反向,叠加在AB两相上,可增强稳定信号;另每转输出一个Z相脉冲以代表零位参考位。由于AB两相相差90度,可通过比较A相在前还是B相在前,以判别编码器的正转与反转,通过零位脉冲,可获得编码器的零位参考位。

旋转编码器的接线方法

旋转编码器以转动时输出脉冲,通过计数设备来知道其位置(plc)我们通常用的是增量型编码器,可将增量型编码器的输出脉冲信号直接输入给PLC,利用PLC的高速计数器对其脉冲信号进行计数,以获得测量结果。由于旋转编码器输出脉冲的相数不同,有的旋转编码器输出ABZ三相脉冲,有的只有AB相两相,最简单的只有A相。最多有AA+A-BB+B-ZZ+Z-三组三相脉冲。

常用的旋转编码器有5条引线,其中3条是脉冲输出线,1条是COM端线,1条是电源线(OC门输出型)。电源可以是外接电源,也可直接使用PLC的电源。电源“-”端要与编码器的COM端连接,“+ ”与编码器的电源端连接。编码器的COM端与plc输入COM端连接,ABZ两相脉冲输出线直接与PLC的输入端连接,AB为相差90度的脉冲。旋转编码器还有一条屏蔽线,使用时要将屏蔽线接地,提高抗干扰性。

旋转编码器每根线的作用及如何接线的方法

这要看编码器型号,是并口的还是串口的,不同线色代表不同信号,一般黑色是地,白色是电源,其他就是信号线了。

一般情况下,有五根线。

一根接电源正。电源一般有(5~30v

一根接电源负。

一根接A相。

一根接B相。

一根接Z相(圈数相)。